
物业管理的合法运行依赖于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,核心法规包括:
1. 基础法律
- 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物权编:明确业主对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,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(如楼道、电梯属于业主共有,物业无权擅自改变用途);规定业主大会/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程序及决策效力。
- 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:保护业主作为“消费者”在物业服务中的权益(如服务质量不达标可要求整改或赔偿)。

2. 专门法规
- •《物业管理条例》(2024年修订):核心内容包括——▶ 物业服务合同的必备条款(服务内容、收费标准、维修资金使用等);▶ 业主大会的成立条件(专有部分面积占比2/3以上且人数占比2/3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);▶ 物业公司的义务(如公共区域安全巡查、设施定期维护)与禁止行为(如擅自占用公共空间、泄露业主信息)。
- •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》:规定维修资金的筹集(通常按购房款2%-3%比例缴纳)、使用范围(仅限共用部位/设施的大中修,如屋顶漏水、电梯更换)及审批流程(需业主大会或双2/3业主同意)。
3. 地方性规范
各地结合实际出台细则,例如上海市要求物业公示“公共收益明细”(广告费、停车费等),广州市规定物业需在台风季前完成外墙隐患排查。